English

我们该怎么办?

1998-0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现代社会的各领域,创造性的缺乏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社会正趋向于选择一般性的对付策略,即中庸之道。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它存在的现实性更是毋庸置疑。

因此,身居要职的人们宁可按照规则行事而导致失败,也不愿意通过创新去取得成功;对舆论起导向作用的大众媒体宁可故作惊讶,也不去用大脑去思考。当然,有时中庸者也会容忍甚至赞赏那些狂妄行为的制造者或破坏者、那些奇思怪想者,原因是即使他们制造出再大的狂妄,由于不存在创造性的挑战,因而伤害不到中庸者的自满,也就不会被他人淘汰出局。

面对这样一个境地,许多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创造性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瑞士系统学科学家和作家戈特利布·冈特恩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979年建立了“国际创造性和领导学基金会”,致力于创新与领导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在1990年开始创办和主持“策尔马特国际经济、艺术和科学中的创造性专题讨论会”。

每年,在瑞士的滑雪和旅游胜地策尔马特,这个讨论会总是吸引着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阶层的人士。这个讨论会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因为昂贵的会议费用限制了参加者的人数,但讨论会特邀作讲演的嘉宾却都是在各领域中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世界著名人士(许多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讨论会上,他们花半天的时间作有关其本人的创造性活动的思想、经历和成败等方面的报告,并一一回答与会者的提问。

更多的人是无力参加这样一个费用庞大的讨论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或我们不需要或者忽视和放弃对创造性的认识和了解。为此,冈特恩博士把每次讨论会报告人的演讲和有代表性的问答整理成著作出版,我所翻阅的这本《创造性领导的挑战》(中译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正是1990年到1996年间历次演讲的精选本。

关于领导和创造性方面的研究和著作问世了不少,大众媒体、会议也充斥着相关的访谈和讨论,但许多著作和讨论常陷于语义上的泥沼,或者简单地对一些有创造性的个人和领导所具有的特定人格作归纳,最后几乎没有人合乎这些人格的要求。而冈特恩博士在《创造性领导的挑战》一书中的阐述是独到的,且十分引人入胜。他认为,传统的管理是命令和控制平凡的表现,而领导是通过灵感和动机而实现非凡的表现。创造性是产生某种新的形式的能力,这个形式必须满足唯一性、足够的功能、审美要求和社会价值观。他把创造性过程比作是一台神奇的织布机,把创造性的领导比作是这台织布机旁的织工。

在冈特恩博士并不冗长的阐述之后,是8位世界著名人士谈论他们各自巨大的创造性过程的演讲。假如仅仅是为了赶时髦或好奇心去翻看这本书,那么,看到的只是这些著名人物的只言片语,我们又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演讲者的激情。不过,仔细读来,这些演讲又恰恰比简单的说教更具有启发性,同时,篇后选取的有代表性的问答尤其能吸引读者,因为他们回答了正是许多读者也想问的问题。

翻阅完此书,留给我们最深思考的是,在中国这个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有过若干世纪的杰出创造性典范的国度,现在是不是已感到了创造性能力的缺乏,那么,是什么抑制了我们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我们又有什么对策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